(一)研究編輯活動的性質
編輯活動是從事出版物生產的精神生產勞動。編輯勞動的產品與一般的工業、農業產品不同,不是為了滿足物質生活和物質生產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即增長人們的知識,提高人們的素質,從而提高勞動力再生產的質量。
編輯活動是出版活動的起點和中心環節,對于保證出版物的質量具有重大作用。因此,編輯學必須研究編輯活動的性質了解它的本質。
(二)研究編輯活動的任務及其實現手段
從宏觀而言,編輯活動是出版活動的中心環節,因而出版活動所承擔的內容生產和服務工作也主要就是編輯活動的任務;從微觀而言,編輯活動承擔策劃選題,組織作者創作,審讀作品以做出選擇,對選定的已有作品進行加工整理等任務。
編輯學不僅要研究編輯活動所承擔的任務,而且要研究用怎樣的措施、方法來完成編輯活動的任務,尤其要研究作為編輯活動主體的編輯人員的素養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研究編輯人才成長規律及其工作特點等。
(三)研究編輯活動的作用
編輯活動如同出版活動一樣,既受制于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的發展狀況,又反過來影響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的發展。編輯學在研究社會如何制約編輯活動的同時,又要研究編輯活動對社會生活所起的作用。
此外,編輯學還要研究編輯活動在出版活動內部的作用別是它與復制活動發行活動的相互作用。
(四)研究編輯活動的規律
編輯活動是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不斷演變的。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的編輯活動具有不同的特點,但編輯活動的變化發展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研究和把握編輯活動的規律是編輯學的根本任務。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需要深入研究編輯活動的歷史與現狀并對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編輯活動進行比較,從而揭示編輯活動的規律。